logo
iphone
First slide

新闻资讯 / News

您所在位置: 网站首页 > 新闻资讯 > 企业动态 >

从“郑国渠”申遗成功看灌溉工程的沿革

文章来源:三好股份   发布时间:2018-03-08 09:23


        2016年11月8日,在泰国清迈召开的第二届世界灌溉论坛暨67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传来喜讯,“中国三大水利工程”郑国渠申遗成功,成为陕西省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。从此,“天下第一渠”的郑国渠成为陕西省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。
 
        喜讯传来,中国人又一次被老祖宗的智慧所震惊了!那么,郑国渠是怎么来的呢?
 
        郑国渠建于秦王政元年(前246),其时韩国因惧秦,遂派水工郑国入秦,献策修渠,藉此耗秦人力资财,削弱秦军队,此渠故名“郑国渠”。但此举适得其反,促进秦国更加强大,并对后世中国的政治、经济、社会、文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。
 
        产生如此重大影响的郑国渠,它在技术上利用了哪些意想不到的优势?
 
        从地理位置上,郑国渠西引泾水东注洛水,长达300余里。泾河从陕西北部群山中冲出,流至礼泉就进入关中平原。平原东西数百里,南北数十里。平原地形特点是西北略高,东南略低。郑国渠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地形,在礼泉县东北的谷口开始修干渠,使干渠沿北面山脚向东伸展,很自然地把干渠分布在灌溉区最高地带,不仅最大限度地控制灌溉面积,而且形成了全部自流灌溉系统,可灌田四万余顷。
 
        郑国渠开凿以来,由于泥沙淤积,干渠首部逐渐填高,水流不能入渠,历代以来在谷口地方不断改变河水入渠处,但谷口以下的干渠渠道始终不变。这凝结着“郑国”的独特智慧:
 
        第一,在渠系布置上,干渠设在渭北平原二级阶地的最高线上,从而使整个灌区都处于干渠控制之下,既能灌及全区,又形成全面的自流灌溉。这在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条件之下,是件很了不起的事。
 
        第二,渠首位置选择在泾水流出群山进入渭北平原的峡口下游,这里河身较窄,引流无须筑过长的堤坝。另外这里河床比较平坦,泾水流速减缓,部分粗沙因此沉积,可减少渠道淤积。
 
        第三,在引水渠南面修退水渠,可以把水渠里过剩的水泄到泾河中去。川泽结合,利用泾阳西北的焦获泽,蓄泄多余渠水。
 
        第四,采用“横绝”技术,把沿渠小河截断,将其来水导入干渠之中。“横绝”带来的好处一方面是把“横绝”了的小河下游腾出来的土地(原小河河床)变成了可以耕种的良田。另一方面小河水注入郑国渠,增加了灌溉水源。
 
       灌溉工程、利在千秋!
 
        中国属于人多地少的情况,可耕地有限,且气候、水文变化无常,提高粮食单产就离不开灌溉。“郑国渠”与“都江堰”、“灵渠”被称为中国三大水利工程。郑国渠引泾河之水,巧妙利用地理位置,让陕西关中平原“沃野千里”躲过了一次次的旱灾。其中1929年的旱灾曾饿殍遍地,而郑国渠通过修复及时缓解了旱情;都江堰将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、距今2000多年的灵渠则跨越了珠江与湘江水系,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。
 
        广义的水利工程还包括取水、防洪、渔业、发电等,大家首先会想到的水利工程莫过于三峡大坝、三门峡水电站等等。不过,灌溉也属于水利工程的农田水利类。而按方式划分,灌溉分为地表水、地下水及地表地下水联合运用三种。其中地表水灌溉最典型的方式就是“引水渠”与“蓄水库”相互结合,共同做到为农田“引流增效”的作用。
 
        当今社会,而水资源是一种日益匮竭的资源,目前的灌溉均以节水为目的。现代灌溉方式主要包括三种:管道输水灌溉、喷灌(俗称人工降雨)以及滴灌为主要形式的“微灌”,微灌的投资最高,具有节水、增产的优质效果,目前还仅限于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作物的使用。
 
        如此庞大、芜杂的水利工程种类中,技术学习与实践经验是很难直接从书本中获得的,它涉及了水文学、地理学、地质学及气候学、力学等多方面学科知识。古有李冰父子、郑国这样的水利先驱,留下了丰富的治水智慧;而现在,三好软件把现代水利发展的技术与知识聚集在同一款软件中——《三好水利工程仿真综合实训系统》,旨在真实还原施工过程,让本专业学生能在短期内掌握完整的施工工艺,为后期工作实践打下扎实基础。 
 
        软件简介:《三好水利工程仿真综合实训系统》以三维仿真再现各水中建筑物,且将所有水中建筑物进行合理设计,使其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循环。为了锻炼学生观察、学习和操作能力,各水中建筑物将按照实物尺寸进行制作(按照水渠实际等级划分,将每个级别的水渠进行分段制作)。系统包含教学、仿真、考评三种模式,包含导流截流、渠系建筑物施工、渠道防渗工程、河道综合治理工程、管道工程施工5大分项41个子分项。